专题专栏

陕北杂志专栏

大山里的说唱
来源:本站 作者:姜 波 2025-07-14 10:14:55.0


  一对对麻雀吆它就歇柳树,

  半辈子连个码子都挂不住。

  哪一位朋友吆你能解下,

  你偷悄悄给我教一卦……

 

黄土高原从来不寂寞,风吹草动、 兽语鸟鸣是天然伴奏, 民歌、 酸曲、酒曲等充漫大山的犄角旮旯。那高亢粗犷、 悠扬质朴的说唱, 向世人尽情展示着陕北人特有的生活,堪称用老镢头镌刻进大山里的音符,演唱着大山继往开来的歌。透过现代文明的窗口,品味这些淳朴的乡俗元素,难免会有时代的错落感。

家乡流传着一种娱乐方式——说古朝。所谓的说古朝就是讲故事。说古朝一般安排在劳动间隙或农闲时的傍晚或一些集体场合。古朝的内容丰富多彩,我记忆中残存的古朝有:毛野人、墙头记、短胳膊于谦、彭祖邀请姜太公。

说古朝仅凭讲演人说道,是没配乐没场景的独角戏。那时乡村文 化娱乐生活匮乏,多数人不会看书,也没什么书可读,更没有电视机手机,所以流行说古朝。有的内容是讲演人通过看书改编的,有的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大伙儿围坐在一起,讲演人坐在中间声情并茂地讲,并伴有适当的肢体语言。说到高潮处,讲演人站起来手舞足蹈,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有时还会鼓掌喝彩。这种娱乐相当于口技,但没有任何道具,与现在的评书相似,又没有那么庄重的场合和严肃的氛围。它就是大山里特有的娱乐方式,也能起到娱乐生活、传播文化、教化民众的作用。

说喜也是常见的娱乐方式,尤其在喜事上,说喜人为事主送吉庆,事主一般会欣然接待。这些人没有社会地位,比乞丐略微体面些。说喜完毕事主得给喜钱,喜钱多少没有定规。当然高水平的说喜人能把主人哄乐呵,收入也比较可观。有些爱张扬的人专门在喜事上邀请说喜人前来助兴。

通俗的结婚说喜词:

 

迟不来,早不来,

新人下马我就来。

满怀诚意缺少才,

说段吉庆笑开怀。

事主的地方修得宽,

背靠金山面向南。

风水宅院保平安,

辈辈下来做大官。

事主大方亲朋好,

新郎就像杨宗保。

黄道吉日天凑紧,

新娘就像穆桂英。

拜天地拜高堂,

夫妻对拜迎吉祥。

红线牵手进洞房,

一年四季都安康。

脱了鞋子揭盖头,

一对子新人亲口口。

手拉手肩并肩,

来年就把娇儿添。

送完吉庆送财神,

表了光景表功名。

撒钱积福福自来,

赏点儿喜钱也应该。

说到此处算了结,

们的富贵我一辈子也夸不完。

 

 合拢口也算家庭大事, 说喜的措辞比较严谨。

 

初九十九二十九,

鲁班遗留合龙口。

下石喜逢黄道日,

合拢正遇紫微星。

 

一合拢口永不开,

匠人登临凤凰台。

吉宅安康天赐福,

良辰共庆横生财。

 

驴驮黄金马驮银,

山羊驮回聚宝盆。

聚宝盆栽摇钱树,

金银珠宝遍地撒。

 

一撒东方甲乙木,

二撒南方壬葵水;

三撒西方艮辛金,

四撒北方丙丁火,

五撒五方戊己土。

……

 

置碾磨和孩子满月等喜事上也说喜, 各有各的说道, 不一而同。

几个说喜人遇到一起, 难免进行一番才艺比拼, 能生存的行当必然有竞争。

随着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说古朝、 说喜这些娱乐方式黯然消失了。

酒曲, 陕北人喜闻乐见,酒喝到尽兴时,拦羊嗓子牧牛声吼起来了。唱酒曲没有特别讲究,有的是约定俗成的内容,这种酒曲仅供娱乐:人穷衣衫烂,见了朋友道苦难。你有那银钱给我借上三两串,我有那垴畔山向阳湾……老公鸡驮上走云南、下四川, 卖下了银钱再给你周还。

大多数酒曲有目的有针对性,劝酒、言和、比才艺。

劝酒曲:

 

端起一杯美酒我头上顶,

我把朋友一声请 (咿呀哎)。

酒是粮食精华我有情(哎嗨吆),

双格手手端酒请老朋友饮。

接住我的这一杯酒,

志同道合咱们一路走。

喝了这一杯美水酒,

富贵荣华不断头。

 

类似的酒曲即兴演唱,便于交谊助兴。还有言和曲,两人之间有矛盾,遇到一个酒场上彼此尴尬。为了缓解矛盾排除隔阂,其中一个人端上一杯酒唱道:双手端起酒一盅,酒杯中泡着一对影。酒是神水人没城府,鸡毛蒜皮之事咱哥们闹情绪。老哥端酒来修路,对面的老弟伸双手。老弟接住这一杯酒,咱哥们永远不结仇。

对方一般会爽快地接住酒一饮而尽,矛盾得到化解。如果对方还犹豫刁难,大家一道劝说化解尴尬;如果不接那一杯酒, 那么矛盾反而会激化。

有时酒喝到尽兴处,相互之间唱曲劝酒,一方唱曲送来酒,对方唱得送回去。来回折腾几回合,哪一方唱得理屈词穷就饮酒,谁也不会感到难堪。例如:端起烧酒我手有点儿抖,我向三哥开贱口。请你接住酒一杯,一饮而尽暖暖胃。对方如果不想喝就唱着婉拒:烧酒本是粮食水,先软胳膊后软腿。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出不了酒的够。

乡村人没文化, 但好多场合用到说唱或俗套话。例如在喜事上, 男方到女方家迎新娘,为了让新娘早上马,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得参拜女方家的厨师。这是必须走的一道程序,否则厨师会故意刁难,拖延男方的工作进程。男方领事人拿上烟酒来到厨房参厨,开始说唱:

 

双手推开门两扇,

各位厨师地下站。

三尺的火柱手中攥,

灶膛漏开炭打烂。

酒要滚热肉要烂,

馍馍和成莲花蛋。

炒菜烧汤快开饭,

都怪我们的礼信慢。

各位师傅辛苦了, 请喝酒!

 

厨师喝了酒收了烟酒, 一般讲究有收有退, 一番客套后领班厨师爽朗地说:马上操办, 保证亲戚们满意, 出菜——当然这些说辞并不固定, 随便编几句客套话即可。

横山秧歌推陈出新如日中天, 秧歌队伞头的演唱也算重头戏, 伞头并非都是文化人, 却有即兴演唱的才艺, 这种人才很难得。秧歌的唱词睹物即兴编唱, 既要符合客观实际, 又要哄事主高兴。

秧歌唱词越土越容易理解, 例如: 青龙白虎排两边, 精磨细碾粮食面, 吃得老人多康健, 吃得孩子考大学。

适度的粗俗可以调节气氛,例如:一位伞头到了小舅哥家,小舅哥穿一件皮袄圪蹴在窗台上考验姐夫的才艺。姐夫唱道:风刮树叶丝露露,窗台卧个小白狗……小舅哥一听不对劲,赶紧跳下院来。姐夫接着唱道:乌云伴月手牵手,小白狗跑得突碌碌……这一番说唱含蓄而不失雅兴,更能逗乐观众。

大方的事主专门摆下礼品考验伞头,把礼品摆成一定的造型,供伞头通过唱词把这些礼品带走。

例如:举起伞头看分明,门口摆下烟酒城。恳请事主快动身,开启你的美酒瓶。给我们队员端几盅,喝了烧酒我们心里暖。锣鼓大镲给你们送平安;再挥伞头我又开声,事主是个大方人,碟子酒菜八大盘,旁边摆着两条烟。你的心意我们必须领,荣华富贵挤进门。

几支子秧歌队遇到一起,一阵表演之后伞头会面,有的互赠赞词, 有的对唱交谊,有的才艺比拼,也有的发泄情绪。这也是秧歌队表演的一个看点。

赞词:胆颤心惊的八卦阵,阵前的兄弟胜孔明。羽扇操兵八十万, 六出七擒定蜀汉。

交谊:阵前列队好威风,请问朋友哪起身。接待迟缓多担承,煮酒叙话论英雄。

才艺:韩信登台拜封侯,武松杀嫂报兄仇。孟姜女哭断长城路,张生莺莺闹春秋。

发泄情绪:黑个隆咚云卷月,四肢僵硬等半天。摇三慢二实迟缓, 给个理由能理解。

这些唱词一般讲究互动,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也算一种特殊的沟 通方式。

陕北民歌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陕北民歌萦绕在田间地头,陕北民歌流淌在陕北人的血液里,陕北民歌享誉华夏大地,陕北民歌足以为陕北代言,令陕北感动得泪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民歌的创作并非无中生有,是老百姓情感的委婉表达。一种腔调一种情绪,一种节奏一种心态,一种唱词一种愿景,就能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友情亲情的记挂,付诸歌喉。

大山也是文化的发源地,老百姓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传承人。乡村 人没文化有水平,说唱是他们智慧的体现。

 

作者简介

姜波 男,1974年生,横山区第二中学教师,中文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零星作品刊载于省市县级报刊,内部出版长篇小说《风尘岁月》、文集《乡村闲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