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榆林文艺网!
今天是
联系电话:0912-6669639
投稿信箱:yulinwenlian@163.com
全站搜索
榆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首页
文联概况
文联章程
团体会员
基本情况
工作指南
组织机构
新闻
文艺新闻
媒体广场
县区新闻
文艺门类
民间艺术
戏剧
美术
书法
影视
文学
音乐
舞蹈
摄影
评论
文化商城
文艺名人
通知公告
文件汇编
文联作品展
艺术家协会
《陕北》杂志
回音壁
文艺门类
首页
文艺门类
文学
内容
文学
2025-07-09 10:56:28.0
• 面朝大山,绿树成荫
我有一排窑洞 面朝大山,艳阳高照 冬暖夏凉,瓜果飘香 我有一排窑洞 背靠黄土,院前大路 树木环绕,蔬菜鲜美 我有一排窑洞 溪河流过,农家小院 庄户人家,田园山水 我有一排窑洞 坐落山坳,吹风听雨 抬头碧天,低头青山 我有一排窑洞 一轮明月挂山头 两缕炊烟绕村庄 三餐四季守流年 岁月长河度春秋 在这夏日的村庄 晨望日出,暮观夕阳 在这怡人的家园 卧落土炕,拥抱土地 在这美丽的院落 鸡鸣犬吠,恬然自得 在这夏日的陕北 聆听土地的声音 独享自然的馈赠 在这美丽的季节 有着山的眷恋 有着风的自由 有着雨的欣慰 有一个幸福的人 过着平淡的日子 无言的山水为伴 享受悠闲的生活 在幽静的山村里 找到自己的森林 守着村口的月亮
2025-07-09 10:55:49.0
• 万物蒸腾夏韵长
俗语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时节,夏季的闷热达到了极致,连日来的阴雨天并没有给人带来一些凉意,反而促进热气徐徐蒸腾,使人一动弹便浑身汗津津。 酷暑里最惬意之事,似乎就是寻得一处清凉。心静自然凉,是中国人朴素的生活智慧。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行道树里的蝉鸣声此起彼伏,蛰伏数年的蝉就为了出来聒噪这一个夏天。地上、电线上、树梢上,到处都是羽翼未丰学飞的鸟儿,麻雀和燕子居多,也有白鹡鸰黑白相间的身影在河边的浅水区蹦蹦跳跳,甚是可爱。 此时正是万物疯长的时间。干旱了一个春天,雨水也深深懂得秧苗的渴求,下雨天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夏雨,并不像秋雨那样引人愁思,因为夏季是生命力旺盛的时节,人们并不会为一两片叶子的凋零而作无谓的伤感。暑气蒸腾,庄稼在充满热望的土地上欢欣雀跃。路旁的灌木长得更加放肆
2025-07-09 10:55:10.0
• 那远山呼唤我(组诗)
那远山呼唤我 胜利山是挺拔的,与地形有关又无关 敢以胜利命名的山,一定见证了一桩伟大的事件。它从杜梨树的叶片起跳 从山谷回落的号角起跳,有一道光 赠我以笔和纸张。从头道川的装台 再到洛河水的镜像,一座山 它曾压住万千雷霆,也曾压住一根银针 八月在此,胜利山的寂静是庞大的 而我记住的绿,正垂挂成天然的宝盒 刚刚读到一个好句,说 “像棉花一样,不说一句坚硬的话” 而我想说的是:坚硬过后 那远山的呼唤,会不会也同棉花一样 吴起 吴起 我想把一条通向吴起的路写得平缓,且 毫无曲折之意。但泥泞在某一刻某一段 暴露了一个人的克制之心。它翻江、倒海 甚至要吞没,临时起兴的一场阔论与微词 车子被迫停靠在锁雾的山间,这里 没有藏身之物,这里只有云海升腾 不见归去来辞。但
2025-07-09 10:46:48.0
• 小暑亦良辰
古老的小暑,来头不小,知了列队,呐喊声此起彼伏;微风吹起哗哗的树叶,恍若一排排横幅;鱼儿也探头来争相目睹:盛夏使者的风采。小暑到底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仿佛故人携着笑容,穿过时间的斑驳倾泻岁月的光与影,一路汗流浃背赶到人间,在山路起伏处现身。高喊:万物有圈,在轨运行。凭空一声长笑,回荡不停。小暑到底还是青春洋溢的美少女,接过夏日温柔的笔墨,轻轻地在时间的画卷上勾勒出一抹淡雅的绿意与炽热的情怀。微怒时,喜欢随江河唱起澎湃的歌;疲倦时,像月光一样在湖面上休憩。 小暑,归于隐,归于安;归于葱茏,归于韬光养晦。小暑来时,草木长到和阳光一样高,已经超过盘坐于制高点的顽石。穿过林间的松风毫无蹒跚之态,随手采撷半山流水、鸟鸣和自然隐藏在绿色深处的秘密:老街返璞归真,灌丛结满蛛网,一只金蝉附在木桩上悄悄脱
2025-07-09 10:46:08.0
• 赤色星河
一九二一年的夏 东方鱼肚白泛起微芒 青铜编钟的袅袅余韵里 沪上石库门暗涌惊涛骇浪 当青砖台阶缀满晶莹露珠 红船已划破南湖的烟雨苍茫 先驱点燃的曙光 照亮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苍穹 八角帽上的熠熠红星 在松明火把间闪耀辉煌 宝塔山下延河的清波 淬炼出镰刀铁锤的不朽锋芒 那是开天辟地的信仰火种 在烽火岁月中淬炼出钢铁脊梁 凤阳岗吹来的改革春风 解冻了凝固的田垄与思想 南海之滨圈画的战略涟漪 化作接天连地的壮阔波浪 北斗星指引时空航向 天宫漫步的足迹绣入银河 新时代的奋斗史诗里 镌刻着科技强国的铿锵乐章 脱贫攻坚的旗帜猎猎飘扬 在每一处深山褶皱间书写华章 复兴号穿山越岭的钢铁轨迹 丈量着百年梦想的经纬与重量 “一带一路”的驼铃与汽笛交响
2025-07-07 09:15:30.0
• 诗心映照黄土地 名家点拨启新思——榆林开展诗歌作者创作辅导会纪实
在神木石峁遗址参观。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聆听陕北民歌。 在清涧人生影视城采风。白万能 摄 本刊关注 陕北的夏天,黄土高原的沟壑在烈日下蒸腾着热气,崖畔前的山丹丹花开得正艳,无定河河水将沿途的石头洗得清亮。而诗,正从那倔强的沙柳间欢快地探出头来。 6月28日至7月2日,由榆林传媒中心主办的榆林诗歌作者创作辅导会在榆举办。其间,《诗刊》《星星》《诗潮》《扬子江诗刊》《绿风》《上海诗人》《延河诗刊》七大诗刊主编齐聚榆林,通过实地走访与夜间改稿会相结合的形式,为榆林文学界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会诊”。 实地采风——用脚步丈量诗歌的土壤 每天清晨,七大诗刊主编便与榆林本土诗人结伴同行,在黄土高原的沟壑梁峁间寻找诗意的源头。 在神木石峁遗址的皇城台,距今4300年的史前城址
2025-07-07 09:13:40.0
• 你是照亮人间的一道光
我与胡少杰的结识,缘于中华诗词学会残工委副主任刘爱红(静如)。那是2023年7月19日晚上10时,她发给我一则消息,是新华社记者孙正好撰写的报告文学《“太白诗云蜀道难,不过区区几重山”——窑洞“诗人”用脚写出诗意人生》。爱红主任说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读到这篇文章非常感动,为我们有这样顽强而优秀的诗友而自豪、而牵挂,希望进一步了解情况、建立联系,以便提供帮助。 那晚,我被文章中的主人公少杰感动,也被富有爱心的周会长、刘主任感动,第一时间和榆林市诗词学会段云飞会长联系,同时把这篇文章转发到了陕西省诗词学会核心办公群。很快,孟建国会长留言:“这位残疾诗人的事迹太感动人了。这样身残志坚的青年,没有上过学,靠爷爷教字和自学,用脚写作,竟然写出如此内容充实、情感充沛的诗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定是吃
2025-07-07 09:13:04.0
• 非遗的光彩
在西安中亚峰会上,绥德秧歌、横山老腰鼓、子洲唢呐、陕北说书这些非遗元素大放异彩。看到非遗唢呐艺人李雄飞、说书艺人乔仰文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各自参与活动的信息后,我为他们的激动所激动、被他们的喜悦所感染。 乔仰文在朋友圈发文说到“激动的心情无法表达。一进场说不紧张又紧张了。说了二十多年的《刮大风》没有想到今天说到这么重要的场合。我多想看看重要人物,但是我又担心把词说错了。当我说完了我瓷楞楞地看着。直至工作人员提醒才反应过来。”我能理解他的激动,因为他能走到这样的场合,背后都是多年的积累,多年的辛苦付出。 在为艺人们精彩演出祝贺的同时,我们应该为黄土地的非遗艺术特殊魅力高兴。我多次说过,在陕北,尤其在榆林,秧歌、唢呐、老腰鼓等,这些艺术更加纯粹、味道更浓,是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代表。这
2025-07-07 09:12:29.0
• 追思郭冰庐教授
获悉郭冰庐教授辞世的信息,甚为惊诧。前些天,他还对榆林学院裴晓阳的《陕北古民居》发表评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枕上撰写了一副嵌名挽联: 冰公驾鹤,寒烟冷雾,玉山倾颓; 庐舍空虚,明月清风,圁水哀思。 我不是郭冰庐教授的学生,认识他是因为共同研究陕北文化。 最初见到郭冰庐教授是在米脂举行的一次李自成学术研讨会上,但不太熟悉,仅有一面之交。真正认识是在黄土(陕北)文化研究会上和编辑首卷《榆林年鉴》的时候。 记得1998年10月,榆林黄土文化研究会诸公在卧云山举办《陕北文化研究》(创刊号)首发式,我参加了,他也参加了,于是我们相识了。当时他是《陕北文化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编辑首卷《榆林年鉴》时,我们一块共事,一块赴平遥等地考察。后来榆林市各界人士联谊会成立了,我们都
2025-07-07 09:11:19.0
• 吴堡石城随想
很早就听长辈们说过“铜吴堡,铁葭州”,有两三次路过吴堡县城,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顺河马路县城,只是后来增加了一条环城公路,和那句传诵久远的古老乡俗俚语沾不上一丝一点。但是,最近这次实地参观吴堡石城,终于领略了“铜吴堡”的铮铮风骨,铜墙铁壁、固若金汤不再是纸上的印象,而是矗于眼前、刻入心中,我不得不承认它的名不虚传。 无论是小说,还是反映战争生活的影视剧,城在读者或观众的心目中永远是高高的城墙、密密的跺口、宽宽的护城河、威武的箭楼、紧闭的城门、时起时落的吊桥以及把守森严的士兵,再就是“正大光明”或“明镜高悬”的县衙大堂。 石城位于距今吴堡县城宋家川3公里的一座独立山梁上,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没有钢筋水泥浇灌的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汇
2025-06-24 09:55:42.0
• 夏至悄然而至
夏至已经悄然而至 蓝天如洗,阳光如火 炽热的光芒燃烧着大地 万物努力生长,绿叶轻轻摇曳 夏至已经悄然而至 生命的热情如繁花似锦 夏日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汗湿的衣服见证着辛勤的过程 夏至已经悄然而至 尽情享受夏日的阳光和温暖 蝉鸣声声,唤醒了夏日的梦 蛙声阵阵,打破了夏夜的宁静 夏至已经悄然而至 时光匆匆如流水 转眼间,这一年已经过半 我们要珍惜这眼下的时光 夏至已经悄然而至 让我们敞开心扉,敞开胸怀 一起拥抱夏天 感受生命的热烈和美好
2025-06-24 09:54:41.0
• 夏至(外一首)
白昼,在时间的刻度线上熔解 金属光斑,便落成枝头蝉鸣 银锯,切开年轮时 年迈的树木,还很年轻 根系,攀登向上的意志 茂密的龟裂,在瓷瓶腹部洇开 我窖藏的雨水,已发酵 抽出的菌丝,在阴暗处编织绸缎 经纬间,渗出月光的笑意 风铃,震颤的刹那间 宛若玻璃,灼伤触摸的手指 汗珠,蒸发出的星辰 漂浮于倒悬的海 而此时的黑夜,像冰块 在掌心,迅速熔化成掌纹 留下潮湿的褶皱 等月光,提着熨斗 一遍遍熨平 夏夜,我在曲江池徜徉 一座曲江池,半部《全唐诗》 沿着当年白居易策马的曲径 尽管我,轻脚缓步 但,还是惊艳了一汪月华 蓦地,便窥视了彼时 王维设计此池的诗画匠心 对他,捻须思索的全部秘密 亦一览无余 屏住呼吸,再次放轻跫音 一
2025-06-24 09:49:22.0
• 夏至的韵律
夏至来临,白昼漫长得如一条无尽的天路,铺展在时间的画卷上,而黑夜则蜷曲成一抹浅淡的墨迹,悄然隐匿于时光的缝隙之中,这是夏日独有的韵律。 夏至的雨,别有一番风味,它是这夏日韵律中的变奏。天空忽而黯淡,似有人以灰蒙蒙的布,轻轻遮住了太阳炽热的眼眸。雨点随即如珠玉般倾泻而下,敲击在瓦楞上,滴落在荷叶间,蹦跳在小贩匆匆撑起的油布伞上,奏出一曲清脆悦耳的雨中韵律。雨歇之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青草的清新,竟带有一丝腥甜之味。积水之中,映照着破碎的天空,一只蜻蜓轻点水面,那天空便愈发如梦似幻。 江南的夏至,竹笋已亭亭玉立,一排排矗立于竹林深处。蛙鸣从池塘中悠悠浮起,此起彼伏,奏着一曲自然的韵律,与竹林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和谐而美妙。远处地气蒸腾,将景物扭曲成楼阁之状,恍若仙境,这是大自然用
2025-06-24 09:48:01.0
• 时光悠长
绿意葳蕤,日光渐长,蝉鸣蛙唱,荷风送香。时光辗转处,夏至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款款向我们走来。 夏至,是花儿的绚烂。“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池塘里的荷花,在浓烈的日光下努力盛放。大片的荷叶层层叠叠,在水边蔓延出无尽的绿意。荷叶之间,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擎出水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一般,婀娜多姿,娇羞动人。炎热的季节,人难免心烦意乱,而荷花的开放,仿佛一幅诗意的画卷,让心中弥漫起淡淡的欢喜和平静的禅意。“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日光浓烈处,栀子花却顶着一团暑气,悄然开放。一片片洁白的花瓣,如绸缎一般柔嫩细滑,让人不忍触碰。清风徐来,花香阵阵,栀子花馥郁的香气,就像一团浓得化不开的爱意,醉人心扉。 夏至,是蝉鸣的悠扬。“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盛夏时节,当那如火焰般炙热斑斓的云彩散去时
2025-06-18 10:10:23.0
• 非遗的光彩
在西安中亚峰会上,绥德秧歌、横山老腰鼓、子洲唢呐、陕北说书这些非遗元素大放异彩。看到非遗唢呐艺人李雄飞、说书艺人乔仰文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各自参与活动的信息后,我为他们的激动所激动、被他们的喜悦所感染。 乔仰文在朋友圈发文说到“激动的心情无法表达。一进场说不紧张又紧张了。说了二十多年的《刮大风》没有想到今天说到这么重要的场合。我多想看看重要人物,但是我又担心把词说错了。当我说完了我瓷楞楞地看着。直至工作人员提醒才反应过来。”我能理解他的激动,因为他能走到这样的场合,背后都是多年的积累,多年的辛苦付出。 在为艺人们精彩演出祝贺的同时,我们应该为黄土地的非遗艺术特殊魅力高兴。我多次说过,在陕北,尤其在榆林,秧歌、唢呐、老腰鼓等,这些艺术更加纯粹、味道更浓,是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代表。这
文艺门类
民间艺术
文学
戏剧
音乐
美术
舞蹈
书法
摄影
影视
评论
阅读排行榜
1
参观杨虎城将军故居
2
雪中即景
3
高原秋色
4
忠勇杨家鼓 豪情震热土
5
陕北的信天游
6
雪落陕北
7
窑洞里的文化基因与生存诗学
8
春日序章
9
三月花事
10
如是我闻(组诗)
本市网站
榆林文艺网
榆林市人民政府
榆林网(塞上明珠网)_榆林最大综合门户网站
文联网站
中国文艺网
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艺网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北京文联网
陕西文艺界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