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门类

文学

你是照亮人间的一道光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王小凤 2025-07-07 09:13:40.0

  我与胡少杰的结识,缘于中华诗词学会残工委副主任刘爱红(静如)。那是2023年7月19日晚上10时,她发给我一则消息,是新华社记者孙正好撰写的报告文学《“太白诗云蜀道难,不过区区几重山”——窑洞“诗人”用脚写出诗意人生》。爱红主任说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读到这篇文章非常感动,为我们有这样顽强而优秀的诗友而自豪、而牵挂,希望进一步了解情况、建立联系,以便提供帮助。

  那晚,我被文章中的主人公少杰感动,也被富有爱心的周会长、刘主任感动,第一时间和榆林市诗词学会段云飞会长联系,同时把这篇文章转发到了陕西省诗词学会核心办公群。很快,孟建国会长留言:“这位残疾诗人的事迹太感动人了。这样身残志坚的青年,没有上过学,靠爷爷教字和自学,用脚写作,竟然写出如此内容充实、情感充沛的诗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定是吃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下了常人难以下到的功夫。抽时间一定要去拜访看望这位青年诗人,向他致敬和学习。”

  很快,我接到段云飞会长的回复,得知少杰是榆林市诗词学会会员,他们一直在帮助少杰学习古典诗词创作。得到消息,孟建国会长随即安排我和曼利、秦香、宝玲等几位学会领导,代表学会前往榆林看望少杰。

  7月23日,我们到达榆林,和段云飞、郭宝玉、刘艳琴一起,在少杰父亲的廉租房里见到了他。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家庭,母亲离家,父亲身体不好,残病的少杰从小在偏远山村爷爷奶奶身边生活。少杰比我想象的更加羸弱,斜倚在被子上费力地勾着头和我们对话,但始终笑容满面,能感受到他的阳光他的开朗。那一天,我们在一起聊了很久,少杰给我印象最深的话是:“我爱诗,我爱诗人,写诗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少杰用脚写诗的镜头传回北京,周文彰会长立刻部署残疾人诗词工委加强对少杰的帮扶,并以个人名义为少杰赠送人工智能“小度”,以方便少杰的生活起居和写作。少杰用脚写诗的镜头传回西安,孟建国会长召开工作会议,号召大家向少杰学习,倡导各级诗词组织关爱残疾诗友,并第一时间个人捐助少杰1000元善款。陕西省诗词学会公众号第一时间整理出版少杰诗词专刊,以刘炜评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第一时间捐款资助,第一时间写诗赞叹。

  用中华诗词救赎自己、感动他人,这是少杰精神的源头,也是少杰精神的感染力。

  2023年8月20日,孟建国会长带着陕西省诗词学会全体会员的问候,带着数百位爱心诗友、爱心人士捐助的41920元,前往榆林,来到少杰的家——榆阳区大河塔镇鱼河湾村看望。

  2023年12月16日,中华诗词学会深圳会议,残工委召开专题座谈会,数十位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我受邀参会,向全国诗坛介绍少杰诗词及其生活近况,现场播放的少杰躺在轮椅上用脚写诗,和向大家致意的画面感动了更多的人。

  2024年6月,在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下,少杰诗集《最是东坡最好春》出版。那些日子是少杰最开心的日子,我们都为他高兴,为他祝福。但意想不到的是,两个月后,2024年8月8日中午,无数次折磨少杰的疾病突然再次复发,夺走了他的生命,令人心痛不已。

  少杰走了,但是,他又一次感动我们——毅然捐献器官,挽救了三个人的生命,给两个人带来光明。少杰,用阳光、用坚强、用美好的诗篇,更用无私的奉献,感动了这个世界,感动了无数的人。

  2025年2月20日,中华诗词学会发布消息:破例授予胡少杰“感动社会诗人”荣誉称号,表彰他在艰难人生处境中学习和创作诗词的感人事迹。“感动社会诗人”,这殊荣是对少杰的最好告慰,也是为社会矗立起一座新时代大爱无疆的诗人丰碑。

  我与少杰的微信对话,停留在2024年8月8日晚11时5分:少杰,我一直期待着你能(从医院)回来,我们继续讨论诗文……少杰,你是“照亮人间的一道光”,你激励着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自强不息!

  (作者系陕西省诗词学会顾问、原副会长,本文有删减,文字由榆林传媒中心记者郝彦丰整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