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来临,白昼漫长得如一条无尽的天路,铺展在时间的画卷上,而黑夜则蜷曲成一抹浅淡的墨迹,悄然隐匿于时光的缝隙之中,这是夏日独有的韵律。
夏至的雨,别有一番风味,它是这夏日韵律中的变奏。天空忽而黯淡,似有人以灰蒙蒙的布,轻轻遮住了太阳炽热的眼眸。雨点随即如珠玉般倾泻而下,敲击在瓦楞上,滴落在荷叶间,蹦跳在小贩匆匆撑起的油布伞上,奏出一曲清脆悦耳的雨中韵律。雨歇之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青草的清新,竟带有一丝腥甜之味。积水之中,映照着破碎的天空,一只蜻蜓轻点水面,那天空便愈发如梦似幻。
江南的夏至,竹笋已亭亭玉立,一排排矗立于竹林深处。蛙鸣从池塘中悠悠浮起,此起彼伏,奏着一曲自然的韵律,与竹林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和谐而美妙。远处地气蒸腾,将景物扭曲成楼阁之状,恍若仙境,这是大自然用热气绘出的韵律画卷。
夏至的午后,酷热难耐,阳光白炽刺眼,照耀在石板路上,仿佛要溅出火星一般。老槐树上,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似要将整个夏日的热情都倾泻而出,这是夏日最热烈的韵律。巷子深处,狗儿趴在阴凉处,吐着舌头。
乡间的夏至,又是另一番景致。农人忙碌于稻田之间,水车吱呀作响,将河水引入田中,这是大地与农人共同谱写的劳动韵律。孩童们在田间地头追逐嬉戏,发出阵阵欢声笑语。老人们于树荫下乘凉,讲述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这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韵律。傍晚时分,女人们端出新麦制成的面条,浇上蒜汁和醋,一家人围坐一堂,吃得满头大汗,其乐融融,这是家的温馨与幸福的韵律。
夏至之夜,迟来而悠长。西边天空还泛着红霞余晖,东边已悄然升起一轮明月。萤火虫从草丛中翩然而出,提着微小的灯笼,在夜色中绘出一道道忽明忽暗的轨迹,这是夏夜独有的荧光韵律。有人坐于庭院之中纳凉,轻摇蒲扇,仰望满天星斗,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祥和的韵律。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添几分夜的静谧与深远。
夏至的韵律,在诗人的“道是无晴却有晴”中含蓄而深邃,在江南梅雨的细腻里和谐而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