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门类

舞蹈

陕北秧歌之场子秧歌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栾世宏 发布日期:2019-03-06 10:22

每年正月的陕北,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火红的旗帜举起来,火红的锣鼓敲起来,火红的唢呐吹起来,火红的服装穿起来,火红的绸子飞起来,火红的扇子舞起来,火红的角色扮起来,火红的秧歌闹起来。这些以人数众多、气势宏大、节奏明快、红火热闹而闻名遐迩的陕北秧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场子秧歌。

场子秧歌,主要分大场子秧歌和小场子秧歌。大场子秧歌是全体秧歌队员在伞头或镰刀斧头的引领下,扭出各种图形的大型表演。小场子秧歌却是群体表演中或表演结束后,少数人发挥特长或配合默契或取笑逗乐的小型演出,主要是以“踢场子”为主。

大场子秧歌,为了突出整体性,参加的人必须为偶数,成双成对,男女各半。表演时,一般男持彩绸,女舞彩扇,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为基本动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上下统一协调,步调一致整齐,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按照事先预定的方案,循序渐进,组成一个个不同的图形,展示出各种寓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蛇盘九颗蛋”场子,如同盘长式样的中国结。舞动的线条好似一条盘绕的蛇,中间的空白就是蛋,当最终形成九个圆圈的时候,场子就算形成了。仔细观察,左看三条线,右看三条线,横竖之间,四环贯通、一线连天,象征着连绵不断、万事通顺,家家户户,吉祥幸福。

“秦王乱点兵”场子,是受古代军事文化影响而编排。如野战兵阵,在两个大小不等圆的中间,形成了相等的七个方阵,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变幻之中,一会儿“一字长蛇”,一会儿“二龙出水”,当观众还在猜想下一步又该是啥时,秧歌队伍却立地造型,取其已经获得胜利的好兆头,寓意着新年都有好彩头。

“十二莲灯”场子规模宏大,当四四十六个角,在表演场地逐渐形成,犹如东西南北四面,延伸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个边角,顶起四个小方阵时,包含的内容才算开始了。表演者伴随着欢快的唢呐和鼓点,一会儿五个方,一会儿五个圆,当场地中分成五个八人场子时,全体队员在欢快紧凑的鼓点声中踢了起来,男的粗犷敏捷,女的婀娜娇媚,整齐的动作,统一的画面,排是排,行是行,如同一男一女的扩大,好似成双成对的克隆,整体效果分外明了,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性情豪爽、开朗乐观的性格。

大场子秧歌中,还有“富贵不断头”“房套房”“四角十二灯”“单双葫芦”“双蒜辫”“十二镰刀”“五角星”“枣核乱开花”“天地牌”“卷席筒”等几十种图案,各有各的含义,各有各的期盼,但不管怎么变化,怀着一颗红红火火的心,图个吉祥如意喜庆热闹、谋个高高兴兴万事通顺的主题始终不会改变。

小场子秧歌,主要分为“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四人场子”“八人场子”“十六人场子”和“丑场子”。唢呐的常用曲牌有《大摆队》《下江南》《刘海戏英英》《大开门》等;打击乐谱基本为《单槌子》《七槌子》《连七槌》《凤凰三点头》等。男角的基本动作有“二起脚”“金鸡独立”“杨柳三摆身”“抱拳蹬尘腿”“黑虎掏心”“三脚不落地”“柳树盘根”“弓步得意”“提步踏云”等,女角的基本动作有“遮面望郎”“闪腰起步”“喜鹊登枝”“回首转身”“雪花盖顶”“缠头连转”“飞蝶扑面”“摆裙步”“整衣扇”“风摆柳”“摘金环”等。表演时,快如急急风,慢似缓步行,演员在唢呐鼓点的伴奏下,表演出各种场子。但除了二人、三人场子可以随意发挥更改导演的要求外,其余的多人场子是必须按规定表演的。

“二人场子”,顾名思义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的表演。在传统的“踢场子”中,男角俗称“挎鼓子”,女角俗称“包头”。多半表现的是青年男女或一对新婚夫妇间的嬉戏逗趣。具体要求是:眉来眼去中,出拳要云卷波浪翻,脚起需电闪箭离弦,身软如柳动露明月,步飞似风中水飘船。女角在扇绢的旋、抖、飘、扬、甩动中,身韵表情闪、颠、柔、俏,如飞轮旋转;男角在气势的刚、健、稳、帅、爽风格中,动律讲究走、摇、摆、踢,似箭穿云霄;再加上表演者手随眼转、眼跟手动的气、意、神、韵,把人精神中的那种只可意会无法言表的情感,用肢体语言,生动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刚柔相济、动静协调、嬉逗成趣的独特民间表演风格。

“三人场子”是一种一男两女的表演形式。在传统的“三人场子”中,主要表现的是大小老婆争风吃醋的情节。虽说这是表现人们不常见的生活现象,但由于强化了舞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情节风趣逗笑、表演诙谐幽默,具有一定的讽刺喜剧色彩和一定的批判意义,因此也很受群众喜欢。

“四人场子”“八人场子”和“十六人场子”,也称“多人场子”或“群场子”。这类场子表演时,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强调动作整齐、画面统一,突出表演的节奏感和整体性。

“丑场子”也称“老人场子”。一般由两名演员装扮成老年人或“蛮婆蛮汉”在场上表演,风格夸张、动作滑稽、诙谐幽默、变化多端,妙趣横生中常常能丑中见美、喜而不俗,很受观众的欢迎。

2006年,由绥德县政府申报的“陕北秧歌”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绥德县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秧歌之乡”。“宁缺一顿饭,不误六六旦”,就是民众为看绥德县国家级秧歌传承人李增恒(艺名六六旦)扮演的形象俊俏、表演洒脱的“包头”二人场子,所说的一句俗话。

可喜的是,远离城市的山村,依然还保留着古老秧歌的影子,虽然服装变了,但场子秧歌还一代又一代在言传身教中延续着。2013年春节期间,陕西电视台就专程前往子洲县,全程拍摄了双庙湾秧歌的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人场子和大场子秧歌。2018年春节,榆林12县市区的秧歌队,轮流到榆林大街和榆阳小街表演,横山的老腰鼓、靖边的跑驴、定边的霸王鞭、绥德的二人场子、吴堡的水船、清涧的伞头等,都保留了传统的原汁原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绥德秧歌、靖边跑驴、横山老腰鼓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堡水船、绥德踢场子也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愿陕北秧歌不断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发扬光大,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喜爱,走出陕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