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门类

文学

吴堡石城随想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马胜昌 2025-05-12 08:36:25.0

  

  

  很早就听长辈们说过“铜吴堡,铁葭州”,有两三次路过吴堡县城,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顺河马路县城,只是后来增加了一条环城公路,和那句传诵久远的古老乡俗俚语沾不上一丝一点。但是,最近这次实地参观吴堡石城,终于领略了“铜吴堡”的铮铮风骨,铜墙铁壁、固若金汤不再是纸上的印象,而是矗于眼前、刻入心中,我不得不承认它的名不虚传。

  无论是小说,还是反映战争生活的影视剧,城在读者或观众的心目中永远是高高的城墙、密密的跺口、宽宽的护城河、威武的箭楼、紧闭的城门、时起时落的吊桥以及把守森严的士兵,再就是“正大光明”或“明镜高悬”的县衙大堂。

  石城位于距今吴堡县城宋家川3公里的一座独立山梁上,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没有钢筋水泥浇灌的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汇集的人声鼎沸,没有塑料瓶袋堆积的白色污染,这里一片安详静谧,只有黄河在它身旁缓缓而过。石城素面简装,不描红着黛,不涂脂抹粉,棉麻附身,合体巧致,秀发微拢,垂然滑落,不躁不慌,气定神闲,修旧如旧,怡然自乐,听大河涛音而处变不惊,阅千年风云而岿然不动。

  吴堡石城有山西平遥县城的轮廓架构,却因少了喧嚣杂闹而静默安然。石城尽管占地仅有1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1225米,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像其他古代县城一样,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齐全,原有南北大街一条、小巷十余条,而且县衙、捕署、监狱、常平仓、官邸、书院、客栈、五色匠铺、市场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出乎意料的是,南门外还有瓮城,表明当时世事很不太平,必须要有很强的防范意识,万一外门攻破,若是小股力量还可里外城门一关,即刻变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就连那位曾任明朝四川省布政司右参政的王思,退休赋闲回家所修的四合院,上到窑顶俯瞰其实也是一座瓮城。可见,防御备战在那时筑城修窑中是首要考虑因素。石城内现存70多处保存相对完整的明清时代所建窑洞和民居,其中民居建筑42院,石砌窑洞220多孔。从石城北街目前存留的断壁残垣、破败窑洞与南街的宽敞街道,能够想象来它昔日的锦绣繁华和人头攒动。如果说平遥古城是一个千年品牌的百年老店,展示给世界的是一首络绎不绝、迎来送往的多重唱,响彻云霄而不绝于耳,那吴堡石城就是一个失传在民间被遗忘的绝世珍珠,是一首慢吟低泣、凄惋瑰丽的咏叹调,饱经风霜而鹤立鸡群。如果说平遥古城是油画、是交响乐、是富贵牡丹,那么吴堡石城就是国画、是丝弦乐、是空谷幽兰。前者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后者人迹罕至、门可罗雀。前者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后者为养在深闺人未识。前者是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后者为梦幻版的世外桃源。

  吴堡石城有一般中国古城的悠久历史,却因多了庙宇文化而神秘卓然。石城从1226年起至1936年,一直是吴堡县县衙所在地。其有据可查的历史目前能追溯到976年,《二十四史》记载,北宋大将李克睿攻破此城“斩首七百级,获牛羊千记”,可见该城在当时已颇具规模。以上不难看出,谓其“千年石城”一点也不为过。同时,吴堡石城有庙宇20多处,城隍庙、娘娘庙、祖师庙、龙王庙、关帝庙、文庙、七神庙、观音阁、魁星阁、文昌宫、玉虚宫、土地祠、节孝祠、刘猛将军祠等,还有南坛、北坛、先农坛以及兴文书院、女校等,不同庙祠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各式建筑布满石城、遥相呼应。其中衙神庙是我省唯一、全国少有保存完整的一座庙宇,内有两幅壁画惟妙惟肖、弥足珍贵。这里基本囊括了中国北方民间供奉的命神、财神、人神三大类宗庙神器,充分表明长期以来吴堡石城这个地方生民们生活的苦焦与不易,对生计的无奈。

  吴堡石城,作为冷兵器时代中国古城堡的缩影,犹如一座活化石博物馆,见证了沧桑变迁的斑驳历史,叙述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传承,也守望着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