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门类

文学

心中柔软的地方被扎疼了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毕华勇 2024-03-26 08:40:17.0

  这几年,虽然事多,也烦,但还是悄悄地写了些文章。2000年在创作上做了个小结,小说集《在西安》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居然有好评,被朋友们传来传去,虽销量少,但也觉得欣慰。

  很多年前,曾读过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他把人的生死置放于一个空旷的空间里,他的思维、哲理、文化、生活都远远超过了常人。面对世界,如此坦然,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如远古的神话具备了诗性意蕴。想着他,便感到自己的路还很长,温暖的事情以后一定会发生。于是,我慢慢咀嚼一句话:“你简单,世界就是童话;心复杂,世界就是迷宫。”一眨眼,从童年开始,一辈子,或永远……

  应该说,一个人一生坚持做一件事不难,要做好却很难。如今的文学创作,似乎真成了圈内的事了,那种喜欢文学、痴迷文学的年代早已和我们告别了,人们朴素的面孔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作为基层的写作者,往往与文学形成了渐行渐远的状态。时间、信息、生存的压力,圈子越来越小,写作的路越来越窄,甚至有人怀疑当下的文学魅力何在。当我们对理想的人生和人心底的诉求作诠释时,自己也怀疑倾诉的对象在哪里。

  小县城,要有一个充满诗性光辉和神秘色彩的文学创作相关联的环境,恐怕必须像雕塑家熊秉明先生说的一样:“残破的身体,然而每一局部都是壮实的,金属性的,肌肉在拉紧、膨胀,绝无屈服和妥协。”我读先生这段话,那种自卑和懦弱丢在了脑后。文学创作虽然与现实生活折射出的矛盾彼此纠结,但创作者集体的幻想、期盼,还有懵懂的对永生的期望,对大自然的联想,都执着地用文字对待万事万物,看待生命与自然,用流光溢彩的甚至是很笨拙简朴的文字,满足对世界的认知,与自己生活经验最真实的镜像。

  “高山的琴声一起,云不飘,鸟不飞,树静风止,观众们听得入神入迷。流水的琴弦一拨,鱼不游,虾不跳,水无波澜,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这一直是我向往的生活,我如此般迷恋,如果没有现实的羁绊,让一个人自由地飞翔,得到无限与圆满。虽不能,但心神往之。

  作为作家,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有诗和远方。我需要直抵内心深处的音乐,也需要穿透内心的艺术修养。写作是思维的另一种,在我潜在的意识里,现实和想象是浑然一体的,写作便是多元的。现在,信息化超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想走得更远,就必须从自己熟知的生活和文学怪圈挣脱出来,树立一个新标识,让所有的不惑与矛盾在写作中得到圆满。

  于是,开始着手编新散文集《心中柔软的地方被扎疼了》。书名很长,书中大多数文章很短。我认为负载量不轻,旧事回望,怀念故人,人生感想,亲情和友情,再一次总结……其实,散文,真的易写难工。

  这个让人时刻心动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的人生,深刻印在我记忆里的东西,一直让我心颤不已,毕竟一辈子写作,那些心潮澎湃或欲哭无泪的日子,把山河把春风酿成千言万语,写在文字里,成为一种记忆……

  没琐细,不会冗长。真想坐在窗前听雨声,心底滋润,万物滋润,大地滋润——回到古老而辽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