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门类

文学

养老送终的才是儿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曹彬 2018-11-16 10:01:02.0

农村有句老话:“十个桃花女,顶不上一个颠脚儿。”意思是,再不济的儿子也比有本事的女儿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儿子既是传宗接代的责任人,又是赡养老人的义务者。所以早年间,各家有三五个儿子是寻常事。

没有儿子的家,简直是一个不完整的家,一个看不到前景的家。男人会意志消沉,女人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亏心事,毫无地位和脸面。与外人骂仗也底气不足,一出声便被揭出“没儿断后”的“黑短”,实在伤人自尊!

有了儿子,仿佛才可以扬眉吐气!

今天,这些传统早已不再被遵守,但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社会变革了,农业产出难以维持生计,农民便不再固守土地,到城市里打拼,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成为社会矛盾。但老人们认为,儿女离开村庄,是为了过上好光景,自己再孤独,也不能扯后腿,即便被病痛折磨,心里也暖洋洋的!

病入膏肓的老人已陷入昏迷,却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直到儿子终于赶回来了,俯在床边轻轻叫几声,老人才安然长逝!此景令人潸然泪下!

这世间最痛苦的事,大概莫过于老年丧子!即使有三五个儿子,其中有懦夫痴儿,却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即便不能传宗接代,父母总希望他长命百岁。失去儿子,天就塌了,老人余生便再无欢乐,养儿防老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虽说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完善,有养老金维系,可是钱能絮叨家常吗?能知人冷暖吗?能扶一把差点跌倒的老人吗?重要的是,临终的老人需要依偎在儿子怀中,才能心无牵念地泪尽而逝,才能在儿女哭天怆地的哀嚎中驾鹤西去,养儿防老的心愿总算实现了,后人养老送终的义务也完成了。逝者有了体面,后人得到声誉!

多年前,村里一位中年人劳动回来,在路边歇工。一位衣着邋遢的老头儿走过来看一眼说:“你有一个儿子。”中年人大怒,欲上前撕扯:“我明明两个儿子,你怎恶语伤人?”那人平静地回答:“养老送终的才算儿啊!”

多年后,老人的一个儿子果然因病早逝……

这世间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难解释的蹊跷事,有人说它是偶然。但是,老人们说那是命运,被天意掌握着。我们这些无神论者,只能把它理解成巧合!

一位老人七十多岁的时候,四十岁的大儿子先他而去;八十多岁时,五十岁的二儿子又逝黄泉。知书达理的老人锥心痛哭,怪自己活得太多,忍看这样的难肠事!儿女是心头的肉,割去两块,肌体还有生存力吗?

温饱不是问题,况且老人还有个小儿子,只是在遥远的外地工作,不能围绕在老人身边,尽到天伦。

社会变革不可把握,年轻人离开村庄,让留守老人养儿防老的愿望变成空想,只能寄希望于临终时儿子守在身边,便是慰藉。不管他活着时受过多少孤苦,临终时需要关怀。这世界本身就这么冷漠,如果失去亲情,又会变成怎样的凄凉呢?我不敢想……


责任编辑: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