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名人

文艺名人

艺苑伉俪深情谱芳华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李苗苗 徐娜 胡星宇 发布日期:2019-07-02 09:30

王焱、井梅与女儿们 

 

王焱:1931年11月出生,绥德人,国家一级作曲。

1944年入绥德师范学校;1947年毕业,同年参加绥德地区文工团;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曾任陕西省乐团团长。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顾问、《音乐天地》杂志名誉主编。创作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千余件,有五十余件作品获国家级、省市级奖励,众多作品录制成唱片、音带、录像带,并入选音乐院校教材。

井梅:1932年9月出生,米脂人,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先后任陕西省舞协副主席、西安市舞协主席。

1940年参加文艺工作,曾在《陆文龙》《穷人恨》《刘胡兰》等剧中担任主角。1951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系学习,1953年赴朝慰问演出,1955年赴比、法、捷等国访问演出。1960年在陕西省舞校任教。先后在绥德地区文工团、西北文工团、西安歌舞剧团、西安市儿童剧团、西安市歌舞剧院任职。

她是台前风采奕奕的舞蹈家,他是幕后耕耘纸上的作曲家;他们都从黄土地出发,结缘于革命路上,演绎米脂姑娘与绥德小伙的爱情佳话;他们携手共度六十多个春秋,将青春和热情奉献给共和国的文艺事业,志同道合、伉俪情深。他们的故事,讲述跨越世纪对艺术的热爱和彼此不变的真情。

1931年,王焱在绥德义合出生。他的音乐天分在上小学时就已显现,在义合小学的合唱演出中,王焱是小小指挥,负责“打拍子”。1944年,考入绥德师范学校的他是全校的歌咏指挥。绥师毕业后,好学的王焱想上延安大学继续深造,却被要求前往绥德地区文工团。年龄尚小的他在老师跟前哭鼻子,老师却告诉他“革命的需要就是你的志愿”。这话从此被王焱铭刻于心,终生未忘。

1947年,王焱进入绥德地区文工团,担任演奏员。在那里,十六岁的王焱与十五岁的井梅相遇了。

井梅1932年出生于米脂县城一个贫民家庭,父母为其取名井玉珍。井梅自幼就呈现出良好的艺术天赋,在米脂女校上学期间就在儿童节上表演“钉铃舞”。1940年,因家贫,井梅跟随姐姐井秀珍参加了绥德民众剧社,即后来的绥德地区文工团,开始了艺术生涯。小小年纪的她在秦腔历史剧中扮演过各种角色,也在乐队中拉过二胡等,这些经历为她后来的艺术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青葱岁月的相遇,他是演奏员,她是演员,他为她伴奏,弹三弦、吹笛子。此时的井梅已经是团里的台柱子,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在帘幕后默默演奏的王焱,不知不觉间,对井梅情愫暗生。他将这份情愫暗暗藏于心中,不断进行提高,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并渐渐找准了方向,开始自学作曲。

1947年,原绥德地委文工团调西北局,改编为西北文工第二团,南下延安,随西北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习仲勋任政委)演出。

1948年,在延安街上,偶然的机会王焱看到了戈壁舟的诗,曲创的门由此打开。这首墙头诗被他认认真真地抄了下来,在杜甫川的窑洞里,他饱含深情地谱下自己的处女作《解放军大进军》。王焱的首部作品得到了时任团长、音乐家王元方的肯定,还号召全团进行学习。

1949年5月,绥德文工团作为西北文工团二团迁至刚解放的西安市。王焱成为西北文工团乐队指挥、作曲。井梅则随陕甘宁边区文化工作队赴新疆采风,开阔了艺术视野,对舞蹈艺术产生了兴趣,并得到了新疆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康巴尔汗亲身传教和热情鼓励。

1951年,井梅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系,前往北京学习,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工作者。

分离拉远了两个人的距离,却为两人的未来创造了机会。

活跃在舞台上的井梅有许多的爱慕者,在戏剧学院上学的她有了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感情生活。她收到许多追求者的信笺,王焱的飞鸿传书最为热情洋溢,字写得漂亮,文采斐然又情真意切。但井梅没给他回过信。王焱在信里说,别人都嘲笑他,说他是剃头担子一头热。但其实井梅已经渐渐被他的爱、忠诚和执着打动,芳心暗许。

舞蹈演员为了事业,往往需要选择晚婚。为了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两个人的爱情犹如一场长跑,他们默默的选择了等候。井梅常说,自己是吃党的饭长大,是人民把她养大的,因此她的一切都属于党和人民,所以她对生活的选择总是根据团里的工作和需要来决定。

1952年,王焱随着访问团前往青海、甘肃收集民歌,为他日后的歌曲创作打下了基础;而在北京的井梅,正如饥似渴地聆听着艾青、欧阳予倩、梅兰芳等大师的教诲。距离的遥远丝毫没有改变王焱对心上人的挂念,时至今日,井梅回忆那段青春岁月仍然言笑晏晏,清楚记得在漫长的岁月守候中,王焱从来没有去追求过别人。

1955年,井梅作为中国青年访问团代表之一,跟随团长吴学谦,带着作品独舞《剑舞》与双人舞《绣荷包》,赴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等国访问演出。彼时,比利时、法国都尚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中国青年访问团的文艺工作者的风采、举动都代表着共和国的形象,演员们换上盛装,热情洋溢地进行表演。

这次访问演出从1954年11月起,到1955年2月。返回祖国大地的井梅,怎么也没想到下了飞机,她就接到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井梅并没有告诉王焱自己出访归来的具体日期,但心系爱人的王焱专程跑到北京去接她了。欣喜和感动中的井梅感受到了他的执着和真诚,两个人的心由此贴得更近,决定了彼此相伴一生。

经过井梅重重考验的王焱,终于在八年的坚守下赢得佳人归。团里对他们的婚姻非常重视,特意举行了一个很正式的结婚晚会,经常为毛主席朗诵诗歌的著名诗人柯仲平,也为他们的喜成佳偶送了礼。

浪漫爱情修成正果,进入家庭生活后,两人的工作重心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转移。作为表演艺术家,井梅表演的《打鼓舞》《蒙古舞》《剑舞》《盗仙草》《花鼓灯》《送手帕》《柴郎与村女》等,深受观众欢迎,1956年还获得陕西省汇演舞蹈表演一等奖。从中央戏剧学院学成归来后,井梅又迅速成长为陕西省最优秀的舞蹈编导之一。而王焱也从《白毛女》《如兄如弟》《战友》等歌剧指挥的重任上,转移到作曲方面。

1962年,王焱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行专业学习。考音乐学院的时候,需要作品,王焱的作品是《义和团》,这是一部大型歌剧,由他一个人作曲。为《义和团》作曲时,王焱和井梅的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不久,每天晚上在人民剧院演出完,王焱就抱着孩子进行创作。

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期间,王焱创作单簧管独奏曲《牧马之歌》,首演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由中央乐团张仁富在全国巡回演出,并录制唱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成功。

《牧马之歌》描写了蒙古族、藏族人民早晨赶着马群出来,晚上披着晚霞归家,曲调由温柔倾诉到热情急促,再到静谧安详,将游牧民族生活呈现于音符,并且曲式繁多,技巧复杂,至今仍是国内单簧管九级考级曲目。

志同道合让夫妻二人共同沉醉艺术世界,追寻着同一个梦想,比翼双飞。井梅由陕西省舞蹈学校调回西安歌舞剧院,先后创作编导《铁环舞》《风筝舞》《送荷包》《做军鞋》等,1964年她创作的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获得广泛好评。

1964年10月,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上演,井梅作为陕西省代表,前往观摩学习。归来后,井梅受命担任总导演,负责将《东方红》“搬”回西安。只看了一次现场表演的井梅,拿到这个艰巨的任务后,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中。最终,《东方红》在西安的舞台上连演三场,收到很好的效果。1975年,西安歌舞剧院推出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井梅担任总导演,在原“样板戏”的基础上,进行民族舞剧的改编。该剧上演200余场,深受观众欢迎。

爱的光芒把人生的旅途照得通明。从小参加革命,伴随着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而成长,又在组织的祝福下结婚,夫妻二人对于党的事业有着无限的忠诚。小家的温馨从来没有阻断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王焱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归来后,为电影《瓜熟蒂落》创作电影配乐。1976年创作歌曲《毛主席恩情比海深》由冯健雪和郭兰英演唱,中央广播电台及各地电台播放,迅即广泛传播。1981年他赴东北大兴安岭林区体验生活,与傅晶合作创作了《森林静悄悄》等作品。几十年来,王焱创作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达千余件,有五十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在担任陕西省乐团团长期间,王焱与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合作、策划举办了贝多芬交响乐作品系列演出活动,演出取得巨大反响。

从五彩缤纷的舞台中央到站在舞台背后,再到转入创作研究,井梅时刻书写着自己对艺术事业的忠贞。她在1985年为上海邀请赛“民族小歌手”编导的《海鸥》《小溪》《民族小花环》分获一等奖、三等奖,受到省政府、省民委和省文化厅的表彰;编导的群舞《兄妹开荒》获省、市及全国中老年汇演创作奖和表演一等奖;撰写的《陕西省舞蹈发展三十五年概况》等文章散见于报刊。

时光荏苒,一生坚守在陕西文艺战线上的两位老人如今年近九旬。晚霞灿烂飞花雨,时至今日,王焱依然在创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他说,老同志绝对不能固步自封,自己会学到老创作到老,争取能为文艺事业作更多的贡献。2019年4月,王焱因作品《乡情》还得到第十届中国艺术盛典颁奖典礼的邀请。

离开家乡已经有几十年,王焱与井梅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时刻想起故乡、故人,绵延的追忆如醇酒芬芳。

无定河水汤汤,黄土高原歌飞扬,向远在异乡相濡以沫的两位艺术前辈送上遥远的祝福。




责任编辑:张官
栏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