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艺网

榆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藏在烟火人间里的岁月真味

神木的清晨,是从一口铁锅里升腾的热气开始的。杂碎面,是这片土地最真诚的告白,味道里藏着游牧民族的血性,也沉淀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是粗粝与细腻的奇妙交融。  羊杂在

2025-07-29 17:14:09.0     榆林日报

路遥倾注在笔端无尽的爱

有这样的一本书,问世已有三十多年,到现在还有人爱看,还有人想着它,书中人物的名字,还有人张口就来。不光那本书,连同主人公,都一直活着,在书里活,在人心里活,在文

2025-07-29 17:13:32.0     榆林日报

清涧的杏

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寥寥七字,信笔勾勒出一幅生动明艳的夏日田园图。朗朗吟诵间,恍惚有饱满馨香的滋味,在舌尖味蕾上荡溢。  我的家乡陕北黄土高原虽不出产梅

2025-07-29 17:13:09.0     榆林日报

在无定河与八里河的脉息里触摸历史

车轮碾过岁月的辙印  日前,内蒙古作协副主席肖亦农、乌审旗文联主席罗瑞一行来定边探访无定河源头,我有幸和牛怀军、王克明、刘湃一同前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25-07-14 10:01:08.0     榆林日报

面朝大山,绿树成荫

我有一排窑洞  面朝大山,艳阳高照  冬暖夏凉,瓜果飘香  我有一排窑洞  背靠黄土,院前大路  树木环绕,蔬菜鲜美  我有一排窑洞  溪河流过,农家小院  庄

2025-07-09 10:56:28.0     榆林日报

万物蒸腾夏韵长

俗语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时节,夏季的闷热达到了极致,连日来的阴雨天并没有给人带来一些凉意,反而促进热气徐徐蒸腾,使人一动弹便浑身汗津津。  酷暑里最惬意

2025-07-09 10:55:49.0     榆林日报

那远山呼唤我(组诗)

那远山呼唤我  胜利山是挺拔的,与地形有关又无关  敢以胜利命名的山,一定见证了一桩伟大的事件。它从杜梨树的叶片起跳  从山谷回落的号角起跳,有一道光  赠我以

2025-07-09 10:55:10.0     榆林日报

小暑亦良辰

古老的小暑,来头不小,知了列队,呐喊声此起彼伏;微风吹起哗哗的树叶,恍若一排排横幅;鱼儿也探头来争相目睹:盛夏使者的风采。小暑到底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仿佛故人

2025-07-09 10:46:48.0     榆林日报

赤色星河

一九二一年的夏  东方鱼肚白泛起微芒  青铜编钟的袅袅余韵里  沪上石库门暗涌惊涛骇浪  当青砖台阶缀满晶莹露珠  红船已划破南湖的烟雨苍茫    先驱点燃的曙

2025-07-09 10:46:08.0     榆林日报

诗心映照黄土地 名家点拨启新思——榆林开展诗歌作者创作辅导会纪实

在神木石峁遗址参观。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聆听陕北民歌。    在清涧人生影视城采风。白万能 摄    本刊关注  陕北的夏天,黄土高原的沟壑在烈日下蒸腾着热

2025-07-07 09:15:30.0     榆林日报

图文

你是照亮人间的一道光

我与胡少杰的结识,缘于中华诗词学会残工委副主任刘爱红(静如)。那是2023年7月19日晚上10时,她发给我一则消息,是新华社记者孙正好撰写的报告文学《“太白诗云

2025-07-07 09:13:40.0     榆林日报

非遗的光彩

在西安中亚峰会上,绥德秧歌、横山老腰鼓、子洲唢呐、陕北说书这些非遗元素大放异彩。看到非遗唢呐艺人李雄飞、说书艺人乔仰文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各自参与活动的信息后,我为

2025-07-07 09:13:04.0     榆林日报

追思郭冰庐教授

获悉郭冰庐教授辞世的信息,甚为惊诧。前些天,他还对榆林学院裴晓阳的《陕北古民居》发表评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枕上撰写了一副嵌名挽联:  冰

2025-07-07 09:12:29.0     榆林日报

吴堡石城随想

很早就听长辈们说过“铜吴堡,铁葭州”,有两三次路过吴堡县城,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顺河马路县城,只是后来增加了一条环城公路,和那句传诵久远的古老乡俗俚语沾不上一丝

2025-07-07 09:11:19.0     榆林日报

图文

夏至悄然而至

夏至已经悄然而至  蓝天如洗,阳光如火  炽热的光芒燃烧着大地  万物努力生长,绿叶轻轻摇曳    夏至已经悄然而至  生命的热情如繁花似锦  夏日的热情让人感

2025-06-24 09:55:42.0     榆林日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共121页